《氣喘吸入型藥物-教學錄影》
感謝超級專業的博鈞導演,與我們團隊合作,
我從氣喘藥物的專科醫師的角度,提供最初的角本,與博鈞導演討論。
博鈞導演同時身兼導演、攝影師、製作、字幕等角色。
執行錄影完成作品。期待最後的作品
《氣喘吸入型藥物-教學錄影》
感謝超級專業的博鈞導演,與我們團隊合作,
我從氣喘藥物的專科醫師的角度,提供最初的角本,與博鈞導演討論。
博鈞導演同時身兼導演、攝影師、製作、字幕等角色。
執行錄影完成作品。期待最後的作品
【第21屆國家新創獎】
在第21屆國家新創獎中,中醫大暨醫療體系以亮眼的研發成果勇奪17項大獎!無論是在生醫產業還是智慧醫療領域,都展現了不斷創新與突破的實力。
我們的團隊,王志堯院長團隊得到學研新創獎: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
題目: 重組片段人類肺泡表面蛋白D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診斷及治療應用
《擔任座長》
感謝魏正宗理事長給我這個機會,在2024 歲末年終的時候。 有這個機會擔任吳所長/教授演講的主持。
吳所長的學經歷無敵厲害,帶領台灣從腸胃道 microbiome, 大數據研究到人工智慧的研究 , 都是領頭羊。
感謝吳 所長 精彩的演講 !
中午參加 台灣醫學 大數據研究學會- 擔任理事一職。
魏理事長力挺我 擔任 學會- 副秘書長一職,努力把 學術新手會遇到的困難,用白話的方式傳授給年輕學者。
繼續努力推廣Big data 學會,以醫學教育的方式,傳承學術研究的基本功,讓更多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的新手加入。
楊醫師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亞太過敏氣喘臨床免疫學會,
受邀兩場演講,口頭報告七分鐘研究成果,並代表台灣參加亞太過敏年輕學者會議。
我今年的演講主題是「AI在過敏疾病應用及落實」,「COVID 與過敏疾病相關研究」
跟其他各國的研究者交換研究成果。
慶祝 台灣團學者 到吉隆坡,
由王志堯院長領導,兒免學會、台敏學會 理事長、秘書長也積極參與。
上台演講分享台灣的研究成果
《中西醫整合醫療與醫病溝通》
再次感謝顏院長邀請。
有機會與中醫大後中一年級的學生授課,題目: 兒童中西醫整合醫療照護」。
https://youtube.com/shorts/pHtRbhtoWjU?si=RQEbUm0MxL08rVH7
院長親自參與課程,醫學生也很投入課程,參與討論,發表心得!
後中醫學生太棒了!認真學習,熱情洋溢,全心投入課程參與。
這是我很尊敬的老師,Fujisawa 老師教我食物過敏診斷及治療,2024年4月我到三重醫院過敏科見習,也到實驗室學習,也在過敏教室學如何執行 ORAL FOOD CHALLENGE (OFC) 。
Fujisawa 老師當天下午五點抵達飯店,我已在飯店的大廳等待。
他非常熱情與我握手。
而安排好房間,Check in 後,就約半小時後的晚餐。
而我在餐廳門口等待TF 的時候,他帶了十個伴手禮,相當大方,在場的醫師都有禮物。
伴手禮真的可以破冰、促進友誼。而兩個小時的聚餐,TF 老師還是非常熱情地教學,分享他在日本的經驗。當然我的這些年輕人也非常專心吸收大師的經驗。而TF 老師還邀請我加入日本的研究,未來可以一起發表論文。真是太開心了!
楊樹文醫師受邀演講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TAAACI) / 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TAPAAI)
2024年年度聯合國際學術研討會
September 21-22, 2024 (星期六.日)
主辦單位: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
大會主題: New Frontiers in Allergy/Immunology and Rheumatology
Sep. 21, 2024 (星期六)中山醫學大學誠愛樓九樓
楊樹文醫師受邀演講,題目: 水解蛋白配方是否可以預防過敏兒?
請見演講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Nq-xAjC9c
這是一場 debate 的演講,有正方,也有反方。
Cutting edge debate:The use of Hydrolyzed Formula in Allergy (國際會議廳)
Pro: 楊樹文 醫師中國兒醫
Con: 俞欣慧 醫師 臺大兒醫
完成演講,由 座長頒發演講禮物。太開心了!
演講後的晚宴,由 Prof. Ruby, Prof. Leung, 蔡易晉大會會長,我 (楊醫師) 合唱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jlDwD07I
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是Secret Garden组合演唱的歌曲。You Raise Me Up迄今为止至少已被全球100多位艺人翻唱过。
Professor Amber Jia Chi, Chiou 邱教授到台中演講,是正港的宜蘭人,目前在 香港的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擔任教授。
演講題目 : Redefine C-section baby needs with insights from HK Real-World Study that tracked up to 12months
Speaker: Associate Professor Amber Jia Chi, Chiou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24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與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聯合舉辦的「2024 年聯合國際學術
研討會」。議題涵蓋過敏、免疫及風濕等專業領域。
感謝兩大學會理事長鼓勵全國各醫院的兒科住院醫師和年輕學員能夠參加此次的超音波工作坊與學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分別從過敏、免疫、風濕等不同疾病,安排從基礎到臨床的致病機轉、病理變化、診斷方法、治療與預防。分別邀請各方面國內、外著名專家與學者參與盛會,並發表專題演講和臨床經驗分享,大大提升學會在國際學術的地位與知名度。
獲得相關最新的知識與技能,滿載而歸。
結語:
1。繼續精進過敏、免疫、風濕的醫學知識,應用在臨床上照顧病人,國際學術交流不斷探索與進步。
2。培養年輕醫師能更深入了解兒童風濕疾病、超音波骨骼肌肉系統。
3。過敏氣喘免疫年會很重要,可以獲得寶貴的知識與經驗,更共創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醫學的美好未來。
TAIWAN CAN HELP !
<全人醫療>
大型演講用心準備,自己收穫最多,
特別感謝 李宜恭主任、黃馨葆主任、黃漢斌主任百忙中電話指導。
在現今的快節奏社會,「健康」被視為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全人醫療」
完整性極高的照護理念,超越了傳統的醫療觀念,將關懷的視野擴展至個體的「身、心、靈」每一個層面。
演講中分享三個真實的故事,醫病之間談話,以及專業醫事人員該怎麼做?
讓 「全人醫療」不再是口號,而是可以落實在每天的工作 ,讓醫療更人性化、更有溫度、醫病雙贏的局面。
食物過敏
在台灣和日本,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研究和風險評估方面,而不是常規的過敏診斷工具。然而,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和對過敏機制的深入研究,基因檢測有可能在未來成為過敏診斷和管理的重要輔助。
診斷方法 :
目前,診斷食物過敏的最佳方法是綜合使用多種檢測工具。
包括:
最重要是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症狀,醫師可以初步判斷過敏情況。而皮膚點刺測試(SPT),就是在皮膚上測試醫師評估的特殊過敏原,評估對特定食物的過敏反應。
血液檢查:測量特異性IgE抗體Specific IgE,輔助過敏原診斷。
口服食物激發試驗(OFC):在醫師團隊監督下,在有過敏專科醫師及急救設備的醫療場地,讓患者攝入疑似過敏食物,直接觀察過敏反應。
基因學檢查(輔助工具):
用於了解遺傳背景和預測過敏風險,幫助制定個性化的預防和管理計劃。
根據國際過敏期刊,Allergy (IF: 12.4 Q1 ) 2019 Sep;74(9):1631-1648. 指出:
22篇研究主要是在白種人群體中進行,其餘10篇來自亞洲特定人群或未指明的族群。發現FLG、HLA、IL10、IL13以及一些其他變異(SPINK5、SERPINB和C11orf30),這些都與食物過敏有關。結論:在食物過敏的基因研究很少,FLG、HLA和IL13是與食物過敏關聯性最為可重現的基因。儘管研究結果看似有前景,現有的食物過敏基因研究仍面臨諸多問題,如樣本量不足、缺乏多重檢測校正等。很少研究包括複製分析或族群分層措施。因此,需要進行解決這些限制的研究和功能研究,以釐清已識別基因的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Genetic determinants of paediatric food allergy: A systematic review. Allergy 2019 Sep;74(9):1631-1648. doi: 10.1111/all.13767. Epub 2019 Apr 2.
2. Japanese guidelines for food allergy 2020. Ebisawa M, Ito K, Fujisawa T; Committee for Japanese Pediatric Guideline for Food Allergy,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Pediatric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Japanese Society of Allergology. Allergol Int. 2020 Jul;69(3):370-386.
感謝 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黃立琪 邀請,在中醫大 101 教室,與各位同好分享這個題目。
------------------------------------------------------------------------------------------------------------------------
楊醫師 您好
感謝您擔任本校研習課程主講人,關於4月25日專題演講事宜,以下事項跟您說明與確認:
一、 議程安排如下:(演講時間80分鐘、QA20分鐘,您可以彈性調整)
二、參加對象:本校教師、研究人員、附醫醫事人員。
三、辦理方式:實體課程(英才校區)、webex線上課程(水湳校區)
四、會場:立夫教學大樓1樓101講堂
楊醫師 道啟
感謝您於113年4月25日擔任本中心「AI及大數據知能」主講人,惠予講授「如何善用ChatGPT來加速醫學論文成功刊登」。
您精采之演說讓與會師長同仁獲益匪淺,課後問卷回饋總滿意度高達96.9%(126位填寫),
再次感謝您百忙中蒞臨分享寶貴經驗,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邀請您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