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瑜亭老師課程會後心得分享

文 / 楊樹文

unnamed (9).jpg

unnamed (10).jpg

unnamed (11).jpg

介紹徐老師從心認識孩子的情緒簡報.jpg

 

這是一場結合兒童醫療、兒童情緒、成人情緒以及兒童腦科學的演講。

 

主講人徐瑜亭老師,是台灣有名的情緒教學、親子教養、台中市學校系統巡迴職能治療師。

徐老師在這個演講裡不藏私地告訴我們她十年多來專業訓練及個人親身的經驗,每位與會者收穫滿滿。

 

「在兒童療育、兒童教育超過十年的經驗,直到海寶與小寶出生後我才真正從心體驗媽媽的甜蜜與辛酸,在與家長諮詢時更能同理媽媽遭遇的教養問題,所以我最大的快樂來源就是利用自己的兒童發展、早期教育、兒童教養、感覺統合、職能治療專業背景幫助爸媽解決教養問題。」

 

其中,我最大的收穫是徐老師提出的課後作業,

題目 : 「你希望孩子用什麼方式生氣 ? 」

 

情緒不是由別人管,而是由自己管!

 

這句話很有深度,我是活到了三十七歲的人生季節,才逐漸了然與心。

換句話說,我三十七歲才慢慢變成一個「成人」。

 

所有的情緒引導最終都是希望孩子建立自己管控情緒的能力。

家長及老師應該隨時提醒孩子自己建立幾個面對情緒的方法,或在情緒當下,引導孩子思考之前的策略,才能真正發展出成熟的情緒管理能力。

 

大腦有一項厲害的功能,就是「情緒調節」功能,大腦可以利用注意力的重分配、轉移、調整反應方式達到情緒轉移,強化理性決策的能力

 

unnamed (9).jpg

兒童腦科權威張通銘醫師也與大家分享,利用大腦三歲前仍持續髓鞘化的黃金時期,啟動右腦思維,透過胼胝體,共同協調運轉左腦,平衡兒童的情緒發展。胼胝體(拉丁語:Corpus callosum)是哺乳動物大腦的一個重要白質帶。它連接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胼胝體是大腦最大的白質帶,其中約包含2-2.5億個神經纖維。

 

父母的身教言教必需並重。正所謂知易行難,有的時候家長的理智線亂了套,就會提高聲量八度,最後親子關係變得異常緊張。

 

身為地球人的我,我試著轉移自己當下的情緒,在情緒高張的時候,我會去洗把臉,把自己關在廁所一分鐘,沈澱一下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好好溝通。

 

而徐老師教大家如何面對小孩的情緒處理,應該要常常與孩子討論。

 

「哥哥(小明) 正完成了一座積木城堡的時候,

弟弟(小奇)很好奇地走過來,不經意地,手碰到哥哥剛組好的城堡,結果城堡倒了 !

 

當下小明馬上尖叫大哭了起來。小奇也很無奈地旁邊,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媽媽正在努力地縫三天後要上學製服的學號,爸爸認真地洗碗。這時候大人該如何化解兩個小孩的爭吵呢 ?

 

要幫助孩子情緒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孩子討論及幫助思考,可以這樣引導:

「小明為什麼會哭啊?」

「你覺得小奇為什麼會_____?」、

「換作是你,你也會尖叫大哭嗎?」、

「那你那個時候會怎麼辦啊?」。

 

讓孩子學會感受並充分討論是情緒教育的重要關鍵,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內化,增加更多問題解決能力。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全盤接受,但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表達想法,但也要懂得尊重別人。這樣的處理方式,至少不會造成雙方劍拔弩張,也能平息孩子的「反抗心」,讓孩子知道事情可以透過公開說明,找出折衷的方式解決。

 

感謝徐老師帶來很棒的教學,這是一場有深度、高度專業、且親身經驗的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過敏O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